移动5G的互联网时代赋予现代农业更多高效智能的管理方式,极大地节约了人工成本,实现提质增效。
这样高质量的作业效能,在每个春风化雨的播种撒肥时令季节里,显得尤为突出。
小麦、油菜的春耕备耕,动辄几百上千亩土地,一架无人机就能全面完成作业。
方圆数公里、十余公里的连片耕地,几颗智能摄像头就将春播情况反馈到千里之外的数据指挥中心,实现统一调度。
现代农业服务中心里,一键管理万亩田园;泥土飘香、河水潺潺的田间地头上,旋耕机与无人机完美配合高效作业……
近日,记者走进智慧农机的奇妙世界,感受蕴藏其中的农业新希冀。
2月22日上午,风雨送春归。
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街的金丰公社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内,高攀龙紧盯着眼前硕大的电子屏幕,思忖着是否需要根据显示出来的各项数据情况,向远在十多公里外的田间管理人员进行及时干预处理。
“大屏幕上呈现的,就是智慧农业管理平台采集到的各项数据,帮助我们实时了解每块田地、大棚、塘堰的种、养殖管理情况。”高攀龙指着屏幕上的视频监控画面向记者介绍:“现在基本上进入了小麦的拔节时期,我们必须严格监控田间情况。”
视频中,数百亩绿油油的小麦田在智能摄像头的监控下,几乎可以通过人工操作来尽收眼底;在“田地气候监测”板块,田间实时的大气温度、湿度、压力和光照强度、风向风速等一应俱全。“这是最基础的智能监测数据,帮助我们判断实时的耕种情况。”高攀龙说。
说话之间,高攀龙点击“机具管理”板块,屏幕上立即显示出正在出勤的拖拉机、旋耕机等器具的操作轨迹,尤其是每一台机器在当下的实时操作细节。比如,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到一台拖拉机作业的宽度、深度和速度,这样就可以明确作业的实时数据是否符合要求,便于随时调整。
春雨绵绵之间,智能管理平台上依旧可以看到正在进行春耕、翻耕,撒种、撒肥的多台智慧农机的作业状貌。
“去趟太渡村吧,老苏正在田里翻耕。”高攀龙与同事简单合计一番,便带着记者奔向春耕的田间。
驱车十多分钟,农机手苏仰光操控的旋耕机就出现在记者的眼前。他正在犁动的田地面积并不大,主要是用来种植香莲的塘堰:“春天的翻耕时不我待,即使下雨也要抢夺农时。”透过旋耕机的驾驶室窗户,老苏大声说着。
前、后、左、右,来回犁动……高大的旋耕机像一位轻盈的舞者,在春风春雨中划出美妙的弧线,勾勒出一幅风雨送春归的最美农耕图。
就在这幅最美农耕图正在“作画”的同时,与太渡村相距十多公里的百曲公路旁,金丰公社“飞机手”胡志强操作的无人机刚刚起飞,将对这里连片的水田进行撒种撒肥。
胡志强告诉记者,随着智能化农机具在乡间农耕的逐步普及使用,大部分田间与塘堰都能够通过无人机来实现均匀化撒种、施肥等一系列操作。不仅效率高、成本低,也可以确保施撒质量:“智慧管理平台还可随时掌握无人机的操作情况,确保作业得当、效果到位。”
在金丰公社,像胡志强一样的“飞机手”有28人,每人操控一台无人机,总共服务了以蔡甸区为主要范围的3000多家农户,覆盖的农田服务面积超过2万亩,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油菜等品类为主。
去年7月至9月之间,金丰公社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当时服务的农田面积达到10.33万亩。
记者了解到,在这个春天里,智慧农业管理平台与当地植保站合作,进一步有效提高农业信息化的普及程度,把春耕春播的农时信息、极端气候下的预警,以及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案等重要内容第一时间传递给农户,极大地提升春耕效率,为夏粮丰收、秋收万子打下坚实基础。
“服务大户、不落小户、整体输出,让每一位农户都能享受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农业创新服务。”站在春雨之中,高攀龙望向远方的植保无人机说,智慧农机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农业服务也必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未来农民的春耕秋收一定会更加高效智能:“对智能农业的未来,我们充满希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