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聚焦丨蔡甸湖区小镇破解发展难题 “水袋”变“钱袋”

[复制链接]

“消泗、九沟十年九不收,一年发大水,狗子不吃锅巴粥”,这是对位于武汉市蔡甸区西南端的一个湖区小镇——消泗乡的形象比喻。这座地处杜家台分蓄洪区的湖区乡镇,是有名的“水袋子”,当地百姓常年饱受洪水侵害。加上,受生态保护和耕地保护约束,工业经济一直比较落实,相比热闹繁华的“大武汉”这里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如何破题,是摆在这个湖乡小镇面前一个绕不开的命题。


近年来,湖乡干部群众,在发展上不等不靠,用真情唤乡情,誓把“水袋”变“钱袋”,立足自身农业资源优势,积极有效治理水患、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千方百计吸引在外能人志士回乡创业,在软环境上下足功夫,搭建在外游子回乡发展的“农村大舞台”,实施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双轮驱动战略,探索出了边远湖区“发家致富”的新路径。


筑巢引凤栖 花香蝶自来


谈发展必须谈安全。要想发展民生经济,必须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防汛对于这座湖区小镇来讲,是天大的事,因水而兴,但更因水而衰,世世代代住在这里的百姓与水“相爱相恨”。为了有效治理水患,消泗乡大兴水利建设工程,近年来连续投资近5亿元,对全乡5个民堤民垸、共98公里的堤防不断加固、培厚,建设涵闸、泵站等大小排涝设施30多个,疏通、硬化沟渠50多公里,有效解决了制约湖乡发展的水患问题。“水袋子”越扎越紧,“钱袋子”就越变越鼓。


消泗乡七壕村党支部书记应青望说,“我们这里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是发展农业经济的风水宝地,但苦于“水袋子”的现实困境,很多老板不愿意来投资,怕打了“水漂”。现在不存在了,我们的堤防加高了、培厚了,水利设施完善了,泥巴路也硬化了,现在有老板来投资,我都敢拍胸脯了。”


王祥华,是七壕村人,早年在外和朋友一起合伙开智能设备制造公司,2021年春节期间,得知村里有一片土地可以流转时,一直渴望回乡创业的他顿时来了兴致,他立刻找到了村书记谈想法、畅未来。在经过充分考察了解后,王祥华一口气流转了村里上千亩土地,成立了东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点种销有机蔬菜、甜玉米、西甜瓜等高附加值农作物。他说,“我很看好农业发展前景,过去这里经常淹水,现在堤防修的非常牢固,排涝设施也很完善,政府也非常支持,帮我们修了路,硬化了沟渠,还帮我们修建了连栋大棚,我们很有信心,2022年种植的蔬菜、瓜果在市场上很走俏,销售额达到了500多万,也带动100多名乡亲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我觉得很有意义,计划明年还将流转500亩,继续扩大规模。”


近年来消泗乡紧紧抓住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瞄准制约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短板弱项,不断完善种、养殖产业基地的道路、桥梁、灌溉、大棚等基础设施,形成了多个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其中甜玉米种植面积3000亩,小龙虾和螃蟹养殖面积15000亩,蔬菜及瓜果种植面2360亩。基础设施的完善,有效助推特色农产品种养殖基地不断扩规提质,成功不断吸引外来投资3.5亿元,注册农产品加工企业20余家、个体户200多家,资金、资源源不断地注入到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中来。同时政府还出资申报了3个具有地理性标志的农产品牌供企业免费使用;借助国企联村工作,还为当地企业搭建与中百集团、市文投集团的产供销合作平台,帮助企业进一步拓宽了农产品销售的渠道。


通过“基地+企业+电商+农户”的经营模式,当地成功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1家,成为了拉动当地产业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帮助当地300多名百姓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农户一年下来既种庄稼又打工,可增加年收入5000多元。看着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腰包一年比一年鼓,老百姓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希望。


155353qy1jp7ytjxyjjx6p.jpg


鱼翔浅底鸟飞翔 游人入画赛天堂


沉湖湿地位于消泗乡境内,是江汉平原最大的典型淡水湖泊沼泽湿地,2013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占地面积达120平方公里,是武汉市唯一的国际重要湿地,100多种珍惜鸟类在这里“冬来春去”,作为2022年第十四届国际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的分会场,接待200多名国内外嘉宾来调研考察。


詹学林是土生土长的七壕村人,见证了沉湖湿地由“乱”到“治”,环境由“差”到“美”的整个蜕变。“过去这里百姓靠养殖为生,大量人为活动将沉湖“伤”的“体无完肤”,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鸟儿不敢靠近,很多鸟儿来了一次就再也没来了。自从实行退养还湖政策后,湿地生态环境逐步得到修复,这里又渐渐成了“鸟的天堂”。


为了落实中央环保督察要求,自2017年,消泗乡举全乡之力全面开展退养还湖、还湿工作,分期分批拆除鱼塘围埂300余处,退养鱼池面积达7.8万亩,到2019年沉湖湿地核心区和缓冲生产经营活动全部有序退出。同时利用河湖长巡查机制,对沉湖沿线乱搭乱建、乱排乱放等行为进行严厉整治,及时清理水面及沿线的垃圾杂物。经过修养和精心维护,沉湖水质逐渐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指标明显好转,形成了湖泊、沼泽、滩涂、草甸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人退鸟进,大红鹳、卷羽鹈鹕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再次“现身”。


“自从施行退养还湖后,鸟渐渐多了起来,游客也渐渐多了起来,有成群结队的观鸟爱好者,周末来这里架起“长枪短炮”,一看就是一整天。”

“但周边缺乏配套的餐饮、酒店等设施,很多观鸟的游客虽意犹未尽,但不得不连夜返回城里。我作为家乡人,想做点贡献,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流转了3户农户的房屋,重新装修后改造成了民宿,供游人住宿休息。现在每天客房基本都是满的。”詹学林给我们描述着他围着沉湖的创业历程。

为了推动国际沉湖湿地小镇建设,消泗乡政府在前期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的情况下,起草制定了《国际沉湖湿地镇三年规划建设实施纲要》,引进第三方运营公司,参与湿地小镇景区的规划设计及后续运营维护等工作。积极协调上级有关部门,落实土地、环评、资金等保障要素,推动湿地小镇建设规划落地见效。同时组建工作专班,专门负责湿地小镇景区的招商引资工作,积极为企业提供行政审批、金融贷款、政策支持等服务,为企业在湿地小镇投资兴业提高宽心、放心、舒心的营商环境。


曲口村党支部书记李侃说,“刚开始实行退养还湖的时候,很多村民不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随着生态环境慢慢变好,游客也越来越多,饭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很多老板主动找到我,打算在我们村建酒店、建农庄、建景区配套设施,一张更大的蓝图正在绘就,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155353ur0hrw24i1qgg1iq.jpg


目前湿地小镇的核心景区已初步经形成,围绕着景区的农家乐、民宿、酒店、科普馆、体验基地等配套设施也“逐步跟上”,一批又一批看好乡村旅游发展前景的企业家纷纷来此考察洽谈,未来一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图正在湖区这片热土徐徐展开……



来源:中新网

制作:吴天 | 编辑:方丹 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智慧蔡甸
模板大全
智慧蔡甸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