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投资50亿元的欧派家居项目,一次性建成56万平方米厂区并投产运营,蓝帜、乐客等链上德资企业紧随其后落户中德国际产业园。截至目前,已有58家外资企业在中德国际产业园扎根生长,成为华中地区德资制造业密集园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高标准建设中法生态城、中德产业园。1月18日晚,武汉市人大代表、蔡甸区委书记余从斌做客长江日报两会直播间时表示,蔡甸是知音文化发源地,开放包容、诚信感恩的知音文脉起源于此。今年是中法生态城签约十周年、中德产业园建园五周年。蔡甸区广发英雄帖,全球觅“知音”,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越来越多投资者和人才来蔡甸追风逐浪、成就梦想。
市人大代表、蔡甸区委书记余从斌做客两会直播间。记者何晓刚 摄 2014年,中法两国元首在巴黎共同见证《关于在武汉市建设中法生态城的合作意向书》签署,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正式落户知音故里——武汉蔡甸。2019年,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访汉,蔡甸启动建设中德国际产业园。
中德国际产业园企业之家。通讯员蔡经开 摄 昔日三环线外一片阡陌纵横的城乡接合部,正蝶变成一座欣欣向荣的生态示范新城。常福新城以北,一个现代化的开放园区正拔节生长、蓬勃向上。2023年,中法生态城12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接连导入,中铁桥梁科技中心等一批投资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启动建设。中德国际产业园新签约德资企业5家,已集聚伟巴斯特、博格华纳、普旭、西门子等58家外资企业在此落户。“中法生态城将乘‘十’而上、顺势而为,重点做好产业导入、生态示范、中法合作‘三篇文章’。”余从斌表示,将聚焦高端服务、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加快导入人工智能等一批现代产业。利用法国先进理念技术,建立集中供冷供热的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建设什湖生态文明公园、马鞍山知音文化公园两大生物多样性中心,打造全省首个近零碳城镇样本。今年3月,第七届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将在蔡甸举办。余从斌表示,届时还将组织开展中法城市创意设计大赛、中法主题艺术展、世界500强企业对话等系列活动,集中签约一批以法资为重点的产业项目。
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永久会址。通讯员陈亮 摄 中德国际产业园国际龙头企业接连落子,博格华纳、美达王、牧野机床等企业“接二连三”追投扩建。园区内,一座座现代化工厂和研发大楼鳞次栉比。“我们紧紧围绕园区拓面提质,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加快塑造强劲动能,着力提升园区产业竞争力、园区综合承载力、园区创新引领力。”余从斌表示,力争到2025年,聚集外资企业130家以上,产值突破千亿元。今年,蔡甸区将启动建设1平方公里德国小镇,提档升级中德企业之家,建成投用10万平方米“中德星天地”综合服务配套项目,积极营造类海外生产生活环境。深化与高校合作,打造一批国家级研发中心、省级众创空间,启动建设德国中小企业中心、德国企业科创孵化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中德星天地”综合服务配套项目效果图。 白色的芦苇随风摇曳,一只只水鸟成群结队,蔡甸沉湖作为全市唯一的国际重要湿地、全国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已监测到约10万只越冬候鸟。
约10万只越冬候鸟飞抵沉湖国际重要湿地。通讯员王玉明 摄 九真山和嵩阳山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构成武汉近郊天然氧吧。华中最大赏花景区花博汇、后官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湿地花海“圈粉”千万游客。2023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蔡甸区,“朋友圈”越来越大,“国际范”越来越足,原生态越来越美。“生态优势是蔡甸最靓丽的底色,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三个优势转化’的要求,强力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时刻牢记‘不能干的事’,主动做好‘必须干的事’,真正以生态之美催生发展之变,实现蔡甸绿色崛起。”余从斌说。
天然氧吧九真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记者陈亮 摄 蔡甸区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持续提升先进制造业比重,支持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加快建设方式转变,落实长江大保护重点任务,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军山矿区整治、后官湖生态修复、城中村改造等重点项目,探索城市更新新模式。加快生活方式转变,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集中攻坚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保问题,发动群众参与绿色生活创建。“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好这方好山好水,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余从斌介绍,蔡甸区将围绕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着力擦亮知音文化、天然温泉、国际湿地、四季赏花“四张名片”。蔡甸区正开发建设全市首个天然优质珍稀温泉,打造索河地热温泉小镇。推进沉湖湿地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快建设观鸟、体验、科普新基地。放大花博汇品牌效应,打造砂之船超级奥特莱斯。“很快就能让广大市民不出武汉也能泡上真温泉。”余从斌说。
花博汇景区。记者陈亮 摄
专攻安全防爆片、正负极连接片等锂电池精密结构件的富航精密公司,赶上行业风口,去年产值较往年增长5倍;百德新能源材料公司生产的电池包防水硅胶密封垫及水冷板支撑垫,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了30%;智象科技公司为动力电池厂商定制循环包装,让动力电池运输到新能源汽车厂后,与产线形成无缝衔接……在蔡甸区,一群创新活力足、专业化程度高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聚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链上,发挥着打通产业链条、创新产业技术的“尖兵”作用。作为新城区,蔡甸靠工业起家、当家,如今正靠新型工业化发家、兴家。去年以来,蔡甸区深入开展“四大比拼”,大力实施“十大工程”,推动产业转型闯关,扎实推进“双百”园区创建,重点经济指标增长处于全市“第一方阵”,尝到了转型升级的甜头。余从斌表示,蔡甸区将以创新引领构建“4432”现代化产业体系,牢牢把握新型工业化主攻方向,全面推行“链长制”,向主导产业要支撑、向新兴产业要增长、向创新生态要动力、向产业平台要效益,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蔡甸区全面推行“链长制”,培育新质生产力。记者陈亮 摄 将壮大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智能家居等四大主导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夯实产业根基。积极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新数字、新健康等四大新兴产业倍增,推动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形成新的增长点。坚持“见苗浇水”培育企业、“放水养鱼”壮大企业,企业有事随时到、企业无事不打扰。余从斌介绍,去年全区“四上”企业净增147家,达到838家,创历史新高。在此基础上,今年争取总数突破1000家。蔡甸区规划建设“强东兴西”平台载体,东部打造“四城一园”,探索城市产业双集中实践路径;西部“六街一乡”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协同建设“一街一镇”“一园一景”,形成区域协同、多极支撑。余从斌表示:“蔡甸区将始终把抓落实作为转型闯关的关键之举,保持战略定力,注重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将蓝图变实景。”
来源:长江日报 制作:吴天 | 编辑: 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