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特刊整版聚焦蔡甸——十万候鸟用翅膀“投出”生态赞成票

[复制链接]

从人鸟相争到人鸟共生

十万候鸟用翅膀“投出”生态赞成票


不久前,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前往沉湖湿地的“水鸟食堂”,取回一批安放在这片区域的红外相机,这些红外相机记录了从去年12月至今年3月水鸟就餐情景:一共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鸟类灰鹤9570只次,其中最多的一个时间段,2小时内共拍到380只灰鹤前来就餐。


124311g2mn62o92z32g3yg.jpg

△ 食源地改造项目所在地 颜军摄


消泗乡罗汉村这片面积100亩稻田,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种出的水稻特意留给灰鹤等鸟类品尝,有时,一拨灰鹤刚吃饱飞走,另一拨又飞来。

124311qnjmlvlnvyh7vuuh.gif

灰鹤群飞过“水鸟食堂”


得知“水鸟食堂”生意红火,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程师冯江虽然高兴,但并不意外。他说,最近几年沉湖湿地经过退养还湿和生态修复,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越冬水鸟也越来越多,最多时超过了10万只。


124311c1ztctnlptqhappp.jpg


沉湖湿地位于蔡甸区西南部,地处长江、汉江交汇的三角洲地带,主要由沉湖、张家大湖、王家涉湖以及周边部分民垸组成,总面积11579.1公顷,是江汉平原最大的典型淡水湖泊沼泽湿地,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的重要站点。


124311czfv5vz7fd1m8mmd.jpg


如今的鸟类天堂,也曾因生态恶化而令人堪忧。渔樵村村委会原副主任何家华见证了“吃湖”到“退养”的全过程。他说:“张家大湖湖水曾经清澈见底。每逢秋冬季节,这里有着漫天的候鸟。养殖户开始在此养鱼后,鸟类缺乏安静生存的环境,白鹳、天鹅等一些珍稀鸟类少了。养殖户为提高产量,往水里投入大量饲料,大量的鱼吃掉水生植物,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一些区域‘又臭又脏’。”


2013年,沉湖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9年底,蔡甸区完成沉湖“退养还湿”工作,7.5万亩鱼塘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人去鸟来,沉湖湿地记录到的野生鸟类种数已达284种,其中66种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有19种鸟类分布数量超过全球种群总量的1%,被专家誉为“湿地水禽遗传基因保存库”。


人来鸟不惊,消泗乡政府进行登记核实并落实补偿政策,有效缓解生态保护与村民生产生活间的矛盾。


124311t3p4e3myq52ky1d6.jpg


2022年11月,沉湖湿地作为“百湖之市”武汉唯一的国际重要湿地和《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代表的参观现场之一,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沉湖湿地让大家领略到武汉美丽湖景。”《湿地公约》秘书处前秘书长、澳大利亚生态学专家彼得·布里奇沃特教授看到蔡甸保护、管理这片国际重要湿地作出的努力。他相信,未来沉湖湿地和蔡甸的生态也将变得越来越好。


该区主动实施绿水青山生态品质提优工程,以生态之美催生发展之变。2023年,蔡甸区成功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并作为示范区代表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上作交流发言。同年,沉湖湿地列入全国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鸟儿为湿地周边“衔”来生态流量,也为沉湖湿地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增添底气。


“每年,咱们这里都会举行油菜花节、摄影比赛等活动,打造以赏花、观鸟、问乡愁为特色的生态之旅线路。仅今年油菜花节就吸引游客20万人次。咱们村民的收入逐年增长。”消泗乡渔樵村书记胡继星说。


点评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湿地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王学雷:


武汉市蔡甸区拥有湖泊、河流、沼泽、内陆滩涂等丰富的湿地资源,沉湖、后官湖是典型代表。近些年来我多次参加蔡甸湿地保护修复相关规划与项目咨询论证,明显感觉到各级人民政府对蔡甸湿地保护的重视,通过持续开展生态补偿、退养还湖、湿地修复等工作,蔡甸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尤其在沉湖湿地,鸟类数量稳步增长,高峰期超过10万只,居全省前列,水质持续改善提升。优美的生态环境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赏花、观鸟、研学为代表的绿色产业逐渐兴起,人们走进湿地,感受自然之美,湿地惠民为周边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可以说蔡甸区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当之无愧的前沿阵地。



源:长江日报

制作:舒畅 | 编辑: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智慧蔡甸
模板大全
智慧蔡甸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