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
《农民日报》推出报道
《联合党建“链”起一条大产业——
党建赋能,
湖北蔡甸莲藕产业蝶变新生》
聚焦蔡甸区
以高质量党建
赋能莲藕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生动实践
秋天吃藕正当时。眼下,湖北武汉市蔡甸区莲藕迎来大丰收。在种植基地,刚挖的新鲜莲藕“拖泥带水”,就被停在塘边的货车一抢而空;在超市里,产自蔡甸的藕羹、藕粉条、藕汤也颇受市民青睐。
虽是莲藕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拥有15万吨的莲藕产量,蔡甸莲藕也曾陷入品种单一,产品科技水平不高的发展烦恼。
面对莲藕产业发展中的种种难题,蔡甸区委区政府因地制宜推动党的建设和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培育互融共促,以高质量党建赋能莲藕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通过聚焦保护传统品种、挖掘品牌价值、强化地标保护、加大品牌宣传、深化科技研究,目前,蔡甸莲藕形成早、中、晚不同熟性,覆盖凉拌、炒食和煨汤等不同消费习惯的全系列品种,种植面积超10万亩,年产量15万吨,年产值18亿元,孕育出庞大的产业链条。
联“心”:
各炒一盘菜,
共办一桌“藕”席
10万余亩的种植面积,上千年的种植历史,让蔡甸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县(市)级莲藕生产和销售基地。
但如果都生产同一品种,容易陷入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如何将数十家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大户组织起来,协作发展?这成了蔡甸莲藕产业由大向强跨越必须攻克的难题。
难题在前,党建来解。蔡甸区按照“因地制宜加强农村产业链党建工作”工作思路,聚焦“蔡甸莲藕”优势农业产业,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莲藕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组建产业链联合党委,聚合上下游资源,将“链”上零散主体串珠成链,以高质量党建赋能莲藕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前可能会出现你做我也做,最后同质化互相压价,现在组建联合党委后,我们取长补短,互为补充。”武汉藕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正旺说。
花开满园,各表一枝。29家专业化从事莲藕生产与销售服务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各展所长,藕先生企业生产鲜藕和莲藕初加工食品,绿乐企业以莲藕精深加工和冷链配送为主,福味徕企业则专注生产藕汤……
协作式发展促进了各自产值的快速上升。李正旺告诉记者,合作社生产的藕先生牌鲜藕从9月份上市以来,每天卖出2000斤,10元—14元/斤,销量和产值均比去年翻了一番。
有了联合党委这条纽带,蔡甸区莲藕生产经营主体紧紧联系在一起,上下齐心,由竞争走向协作。蔡甸这桌“藕”席真正实现了色香味俱全。
在产品结构上,由单一的莲藕产品向鲜食籽莲、藕带莲、观赏莲等多样化方向发展,发展成既有鲜食的早、中、迟熟莲藕品种、鲜食籽莲品种,也有高附加值的加工型专用莲藕品种。在区域布局上,形成索子长河流域3万亩鲜食籽莲、藕带产业带,通顺河流域7万亩标准化生产藕莲片区,嵩阳大道乡村振兴示范带以莲为主题的研学游、赏花游基地。在精深加工上,现有从事莲藕生产加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多家,获得保鲜莲藕、保鲜莲子、藕汤罐头等产品专利12项。在品牌建设上,蔡甸区成功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莲藕)优势区,“蔡甸莲藕”受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前,蔡甸莲藕种植面积10万多亩,年产量15万吨,总产值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