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流感高发,甲流感染率相比前几个月明显上升。日常家居清洁是保障健康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流感高发期或流感患者康复后,更需要加强清洁和消毒。 然而,许多人在进行家庭清洁消毒时,往往存在一些误区,不仅可能降低清洁效果,还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大面积喷洒酒精消毒空气 酒精具有高度易燃性,在密闭空间中大量喷洒会使空气中乙醇浓度升高。空气中乙醇浓度>3.3%时,遇到明火或静电可能引发火灾甚至爆炸。 此外,吸入过多酒精蒸气可能对人体的呼吸系统产生刺激,导致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因此,不建议用酒精喷洒空气消毒,保持室内通风和使用专业空气消毒设备才是更安全有效的选择。
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金属或皮革制品 含氯消毒剂中的活性氯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会腐蚀金属和皮革制品。
为避免损坏,金属表面宜用非腐蚀性消毒剂,皮革制品则应使用专用清洁剂或酒精湿巾进行清洁。 直接将消毒剂用于人体消毒
因此,使用消毒剂时需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或吸入。 不同类型消毒剂混用 不同类型的消毒剂混用可能产生危险的化学反应或降低消毒效果。
使用消毒剂时需了解其成分,避免随意混用,确保安全和效果。 洗涤剂中加入常用消毒剂 在洗涤剂中加入非医用消毒液可能起不到实际的消毒效果。 洗涤过程中,大量的水会稀释消毒液,致其浓度过低,无法有效消毒。 含氯消毒液可能腐蚀洗衣机的金属部件和内胆,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混合使用洗涤剂和消毒液可能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刺激性气体或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建议洗涤衣物时分开处理,必要时用高温或单独的消毒程序代替。 通风不足、对高频接触物品清洁不彻底、未及时清洗清洁工具以及缺乏个人防护,都是常见的疏漏。 通风: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避免空气中病毒残留。 高频接触物品清洁:使用75%浓度医用酒精擦拭手机、钥匙等物品,防止病毒传播。
清洗清洁工具:及时清洗消毒抹布、拖把等,避免成为新的污染源。
个人防护:清洁时佩戴手套和口罩,防止化学物质或病原体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降低感染或刺激的风险。 污染物清理:若地面、家具或衣物被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如呕吐物、粪便或呼吸道患者的痰液),需先清除污物,再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金属表面可使用70%酒精)。消毒后静置15~30分钟,再用清水清洗并擦干。 地面清洁:定期清洁地面,根据需要增加清洁次数,清洁后保持地面干爽。 冰箱清洁:低温可能导致病毒滞留且保有传染性,因此对可能被污染的生肉、蔬果以及其他可能被污染的物品进行清理,冰箱内部亦应进行简单的清洁。 床品和衣物:定期更换和清洗床单、枕套、毛巾及衣服。 宠物环境:若家中饲养宠物(如猫狗),需增加清洁频率。 垃圾处理:垃圾应包好后放入有盖垃圾桶,并至少每天清理一次。
洗手间是家庭卫生的关键区域,也是病菌容易滋生和传播的地方。保持洗手间清洁和干爽,不仅能预防异味和细菌滋生,还能有效降低传播风险。
经历流感后,清洁和消毒不仅是恢复日常生活的重要步骤,更是防止二次传播的关键环节。掌握科学的清洁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营造安全、健康的居家环境。
来源:央视新闻 制作:万轶 | 编辑: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