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今年以来,在全市全区村党组织书记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中,我区涌现出一批敢拼善为、奋勇争先的优秀“领头雁”,带动全区干事创业氛围全面升腾高涨。为进一步展风采、树榜样、鼓干劲,蔡甸区委组织部与蔡甸融媒推出“乡村振兴领头雁”专栏,推介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先进事迹,以典型示范提振全区党员干部转型闯关精气神。
龙潭村位于索河街道西部,北倚嵩阳山森林公园,南绕索子长河,嵩阳大道与汉蔡高速交汇,山水环抱,风光迤逦,环境优美。据明清方志载,“县西南离城一百里系湘阴二里的地方,村落则有龙潭……”。其北高南低,燕子山常翠,索子长河如镜,五岗岭似龙游向河,恰似 “五龙潜处野云闲” 之景,传说为龙隐之所,素具灵气。
今年56岁的李光明曾经是一名乡村教师,1999年回村工作,2008年被选举为龙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从三尺讲台到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从“教书匠”到村干部,他始终坚守为民情怀,深入挖掘村史文化、引进文旅产业,以文化之力唤醒沉睡的乡村之美。
龙潭村依山傍水,交通便利,可产业单一一直制约着经济发展。得知乡贤李洪父子有意回乡投资,李光明紧紧抓住机会,诚挚邀请他们回乡实地考察,深入洽谈合作事项。2016年,总投资5亿元的“梅林龙湾”康养休闲度假区落地龙潭,打造“农业+文旅+生态+景观+度假”的旅游综合体。
然而,项目推进遭遇土地难题,承包户周三犟不愿让地。李光明迎难而上,化身周三犟家的“常客”,田间地头同劳作,发动亲友讲政策,还让其为村庄发展献计献策。慢慢地,周三犟的心结打开了,项目顺利推进。如今梅林龙湾一期会议接待和游客住宿中心已建成,二期游客服务中心、特色商业、民俗休闲等板块正在加紧推进,曾经寂静的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李光明身体力行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在他的动员下,乡贤周艾玲夫妇回村,利用村里闲置的老校舍创办“根雕艺术馆”,以根雕为主,融入民俗风情,讲述龙潭故事,并邀请专业老师授课,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朋友到此参观学习。这里成了龙潭村文化新地标,也进一步拓宽龙潭村太空莲、大棚蘑菇等土特农产品销路。
乡村振兴既要看得见山水,也要留得住乡愁。怀着对家乡的炽热深情,李光明组织村里的能人志士,历时近三载,查阅海量资料,走访十余位老者,精心编纂《龙潭村志》。成书后,千余册村志免费发放至村民和在外游子手中,全方位展现村庄的历史变迁与风土人情,唤醒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推动贤能回释、人才回流。作为蔡甸区首部村志,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长江日报等媒体纷纷聚焦。这本凝聚着全村心血的村志,成为家家户户珍视的 “乡土瑰宝”,是村民了解家乡、传承文化的精神纽带,极大增强了村庄的凝聚力与归属感。
李光明常说,“乡情乡愁就是龙潭乡村治理和村级发展的力量”。近年来,龙潭村吸纳乡贤组建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参与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践行者;邀请乡贤参与制定村湾规划与改造工作,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贤参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外能人出资修建400米的防火祭祖硬化路,为村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李光明的努力下,龙潭村生态环境更加宜人、乡风民风更加文明、邻里互助蔚然成风。
三尺讲台育桃李,立德树人勇担当。无论身份怎样变换,李光明始终保持着一名乡村教师的初心,勇做龙潭村民的“当家人”“领路人”“暖心人”,走出了属于龙潭村的振兴之路。
来源:蔡甸融媒记者 熊霞 摄影 吴天 制作:汪千 | 编辑: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此文为原创作品,转载须获授权,否则视为抄袭侵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