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的老房数不尽,有一些老建筑,在漫漫长路中衰败落魄,渐渐被历史遗忘。曾经辉煌客不绝,而今沉默无人知。10月26日,记者走进蔡甸区蔡甸街司巷内的郭家巷69号,实地探访这一座岁月尘封的深宅大院,看看它与时间共筑的风风雨雨。
清末民初,蔡甸从事粮食交易的粮食行分河行和坡行两类,河行有六家,坡行有八家。八家坡行之中,“易森茂粮行”资金比较雄厚,虽经历几十年的风雨和日寇的挤压,仍坚持经营到新中国成立之后,这时的老板叫易端成。
而后,易端成在蔡甸街司巷内的郭家巷(现69号),建了这座深宅大院。历经岁月,至今仍保存较好。虽有局部修整,但整体结构没有损坏,基本保持了蔡甸平房“深宅大院”的原貌。
一入朱漆大门,记者看到,共有三幢“三间两面房”,前后排列,两幢之间都设有天井,大门两侧都有厢房,后门在司巷,前后连通,“三幢两天井”形成一个封闭的深宅大院。
房屋为木构架结构,墙体基础为实砌墙,中部为灌土墙,上部为“封火墙”(即马头墙或封山墙)。天井用花岗岩麻石硬镶,低处留有漏水石。
该宅屋面曾为小青瓦,盖瓦配“瓦头”,水瓦配“滴水”,尽显主人的阔绰。三幢房屋中间一幢为正厅正房,红色雕花木格门,木格上有寿桃、蝙蝠等图案装饰;大梁和站柱用生漆、夏布外包,再刷熟桐油,用以防潮防腐;内墙装木制贴墙板(俗称站板),屋面内满铺屋面板(俗称望板),地面满铺木地板,即俗称“三板的房子”;三板分别刷熟桐油或油漆作防腐处理。整栋住宅布局合理,前后贯通,主次分明,冬暖夏凉,环境十分幽静。
据了解,老蔡甸湖塘众多,土地资源相当宝贵。街道形成初期,沿街多为两间或三间的平房,开门做生意,关门即住宅。随着人口的繁衍和市场的繁荣,原有的房屋已适应不了商业和住宅的需要,久而久之,蔡甸主街大部分房屋都成了三重、四重、五重的深宅大院。
再后来,背街小巷内也有了不少深宅大院,蔡甸人称之为“通前衢后的老房子”。“通前”指房屋大门,临街巷门面;“衢后”指房屋后面。“通前衢后”形成为蔡甸民居的独有特色。
如今的易家大宅居住着易胜洪夫妻,及老母亲三人。据女主人徐利芬介绍,从老祖宗易端成至今的百余年间,大宅已经居住了五代易家后代,“为方便居住,我们把天井地面进行了填补,屋顶漏雨,也把青瓦换了红瓦。”
85岁的老人陈慧秀已在易家大宅住了半个多世纪,在正厅内,老人步履熟练:“在这里住着,觉得这里空气、环境都好,有天井有院子,抬头能吹风能见云,谁家能有我的房子好?我就想在这里安度晚年。”
据《老蔡甸镇记忆》等文献记载,蔡甸古镇的深宅大院,到上世纪中期房龄都在百年左右,一般都建于清朝末年。1958年后,由于拆屋扩路、填湖建房,老房子逐步改建拆迁,到现在已所剩无几。 广告位 直播带货 助力蔡甸企业发展 蔡甸融媒200万元免费广告时段 助力全区农产品和小微企业发展
来源:蔡甸融媒记者 刘婷 王娟 姚光琦 摄影 邓捷 制作:李唯 | 编辑:方丹 | 责编:方军 | 编审:李巍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此文为原创作品,转载须获授权,否则视为抄袭侵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