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
人民日报总结了9个最重要的家庭教育观,家长可以好好地看一看。
一、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当了“甩手掌柜”,可能会为孩子未来的人生留下隐患。
不少父母, 觉得家庭教育只是学校教育的“附庸地位”。
这个观念显然是错的,因为:
第一、老师不能保证你的孩子良好的品行。
第二、老师不能帮助你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老师无法让孩子对读书感兴趣。
第四,老师培养不了孩子的意志力。
第五,老师给不了孩子生活中的幸福感。
好的和睦的家庭,注定要比糟糕的家庭带个孩子更多的阳光。
这个幸福感老师给不了,但是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
所以,父母肯定是孩子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二、拒绝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暴力无论以什么形式出现,对孩子的伤害都是巨大的。拒绝暴力是家庭教育的底线。
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打骂和指责。
那么这样长大的孩子,会性格内向,孤僻自卑。
孩子在家庭暴力的反复刺激下,会可能从逐渐的紧张焦虑转变为感情冷漠。
最后对父母产生怨恨甚至仇视,严重一点的会报复父母。
所以,打骂棍棒并不会使得孩子更好,棍棒很有可能给孩子日后的犯罪带来诱因。
三、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
面对错误,要教会孩子有承担责任的勇气。批评孩子的时候,不要总是“翻旧账”。
孩子一般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因为如果他们自己承担了相应的后果,往往就会纠正自己的行为。
比如孩子做事磨磨蹭蹭,那么最后就只能一个人下楼,玩耍的时间也会减少。
比如孩子把东西搞坏了,那就要自己修好。
比如孩子发脾气乱扔东西,那么最后就只能自己去收拾。
比如孩子疯狂地吃零食,最后就会肚子疼。
这就是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当孩子知道承担后果后,就会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
哪些事情不可以,比父母不停的说教了唠叨效果来得更好。
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那么孩子就失去了承担后果的机会。
孩子永远不会长大,更不要说承担后果了。
而翻旧账是指不断的重复提醒别人过去犯过的错误,并且埋怨别人。
如果父母揪着孩子过去犯过的错误,这会增加孩子的心理的负担,透支了家长的信任。
很多育儿专家都建议,给孩子一个犯错的机会,因为犯错是一种学习的行为。
父母长期翻旧账会使得孩子自我怀疑,否定自己,最后放弃自己。
四、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
“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听爸妈的就行”
“爱你没商量”┄┄
其实,不商量就是不尊重。
什么叫尊重孩子?
第一、给孩子选择的自由。
第二、不随意贬低孩子。
第三、注重孩子说的每一句话。
父母都该想一想,你是如何尊重你的上司和同事的。
把同样的态度拿来对孩子,就可以了。
五、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相比于只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有效的陪伴、促膝交流等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没有完美的家庭。
再好的物质也替代不了父母的陪伴。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无论生活上有多难,心头上总会有一处是来自父母的温暖。
这个温暖终会成为孩子一辈子的力量’。
而那种有钱没有陪伴的孩子,没有爱,最终可能会逐渐养成冷漠的性格。
六、性格才决定孩子的命运
不要只注重孩子的成绩,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如果孩子的性格有缺陷,那么他最终只会在人生道路的歧途上越走越远。
就像李玫瑾教授说过的:你个孩子播种什么性格,孩子就会收获什么命运。
七、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不要一味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贬低他,无论孩子多大,最能治愈他们的,是父母的认可。
很多父母好高骛远,一方面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另一方面又因为孩子不能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而感到失望。
最后特别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做比较,其实这样不公平的比较。
孩子收获的只会是自信心的打击,没有任何的好处了,更不要说提高成绩。
八、不要让孩子替你实现梦想
真正幸福的人生并非千篇一律,最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
教育名家朱永新教授说:“很多人把上名校当作家庭、父母、孩子成功的典范,而我认为最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
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人不断成长,不断超越自己,帮助人更幸福地活着,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这也是家庭教育的目的。”
九、言传又身教,教子亦教己
很多教育问题看似在孩子身上,但“根”在大人。家长要学会跟孩子一起成长。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父母的学习力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父母什么样的文化水平直接决定着孩子的发展程度,但是最终真正的力量是来自父母的不断学习,不断的成长。
父母觉醒了,持续往前走,也是一个孩子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父母好好学习,在家庭教育上不紧不慢,孩子才会天天向上。
总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和睦的温馨的家庭环境里,孩子可以学习如何做人,学习待人处世,学习劳动,学习各种重要的知识和增长见闻的地方。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决不可低估。
来源:人民日报
制作:邓柳 | 编辑:方丹 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