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蔡甸:虾稻共作带领贫困户脱贫 生活有奔头

[复制链接]

“咱们村很多贫困户,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因残致贫。我就想着,乡亲们一定要有口饭吃!”8月21日,在蔡甸区侏儒山街群力村,武汉震燕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雷四斌告诉记者。


120605ytrv9sbtev4sh3br.jpeg

雷四斌是群力村人,之前在外地从事建筑行业,2015年,他回村看到大片的田地都荒着,心里很不是滋味。经过一番考察,2016年,他回到村里着手流转土地,开启了虾稻共作的养殖之路。

2018年08月14日,雷四斌成立武汉震燕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租赁2600多亩土地专门从事水稻、小龙虾的种植混养。没想到,当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876.19万元,利润129.57万元。2019年度,合作社稳步发展,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到910.28万元、153.19万元。

“我们这里的工人全部都是本村的贫困户或者是残疾人员,他们把土地流转给我们,还来参加工作,用自己的双手走上致富路!” 据了解,合作社现有社员51人,通过在合作社打工,有15户贫困户实现了增收脱贫,12名残疾农民解决了基本生活来源。

震燕合作社多年来以“虾稻共作”这一联农带农经营模式来提高农民收入。雷四斌介绍说,一是租赁土地的费用,合作社租赁农户的土地租赁期至少10年。二是工资收入,保证农民每月的固定经济收入。其中,合作社租赁了56户贫困户207亩土地。

120605iiit2syc1eyisrim.jpeg

在虾稻养殖基地里,63岁的项少波正撑着船给小龙虾投料。“以前在外面务工,自从出了车祸后,就回到了村里。从合作社创建至今,一直在合作社务工,协助日常生产管理,每月工资3000元左右。” 项少波说,“我还有5亩田流转的租赁费,全年我家收入可以达4万元。”


120605twmacjaxr43cmwms.jpeg

何彩文是村里的贫困户,2015年起,试着养起小龙虾,但是一直效益不好。“一个是技术问题,一个是销售渠道,震燕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解决了我这两大问题,让我无后顾之忧,生活有奔头!”

何彩文说,震燕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以成本价提供虾苗,同时垫资提供养虾的饵肥料,年底等农户们赚钱了,再按低于市场价的优惠价进行结算。等农户的虾子长起来了,合作社会统一往潜江、汉川、白沙洲大市场销售。“少了二道贩子赚差价,实惠就能真正落到我们身上。”

120605hrx49zymzxrvr9gm.jpeg
120605f9w0yzp049lwngwm.jpeg

120605wz2ppt26zowpwwy9.png


对于下一步发展,雷四斌计划,在2020年下半年或2021年上半年开展稻田综合种养“三品一标”认证,加强稻虾米品牌宣传推介,建立产销一体化体系。继续优化“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实行订单生产,调动散户统一布局、集中连片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的积极性。打造特色品牌,在生态、绿色大米品牌上做文章,培育具有侏儒山街本地特色的“稻虾米”、“虾田米”。



来源:蔡甸融媒记者 喻萌 王娟

制作:方筱玥 | 编辑:方丹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此文为原创作品,转载须获授权,否则视为抄袭侵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智慧蔡甸
模板大全
智慧蔡甸
意见
反馈